寂靜的深夜,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所屬的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自所”)常州基地生產車間仍是一副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隨著機器轟鳴聲,碩大的熔噴頭源源不斷地噴出白色的纖維,瞬間凝結成雪白的“布匹”,經電暈分切、打包成卷后連夜裝車運往口罩生產企業。自1月30日以來,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這里上演,這背后,是北自所作為央企人的堅守和付出。
2020 年新春以來,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全國進入了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中。北自所作為科技型中央二級企業,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國資委“發揮央企主力軍、國家隊作用,全力支援保障疫情防控阻擊戰”要求,全力支持抗疫緊缺物資生產,以“戰時”狀態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第一時間響應動員,從智能制造轉型抗疫物資生產
北自所常州基地是為加快企業智能制造轉型升級而創建的高端制造產業園區,內部建設有國家發改委主導、北自所牽頭打造的國家級智能化系統集成應用體驗驗證平臺。疫情爆發后,北自所第一時間召開緊急會議,研討應對疫情工作安排,決定迅速響應國家要求,利用目前常州基地的生產條件優勢,迅速調整現有產線工藝,全面動員,投入抗疫緊缺物資生產。同時派出公司專項工作小組即刻奔赴常州,加強現場工作領導,支援開展抗疫物資生產工作。常州基地所屬的兩家子公司北自所(常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常州科技”)和江蘇長江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江院”)迅速響應,抓緊改造轉產,盡力排產滿產,全力以赴穩產量、助防疫。
全力以赴、共克時艱,保障抗疫物資穩產滿產
熔噴布被稱為口罩的“心臟”,是口罩中間的過濾層,具 有良好的過濾性、阻隔性、保溫性和吸附性。常州科技運營兩條高端無紡布生產線,主要服務于生活用品的原材料供應。為應對口罩原材料緊缺的嚴峻形勢,常州科技急防疫一線“燃眉之急”,加強工藝優化,強化質量管控,調整工藝參數和產品結構,將全部產能用于生產防護用熔噴過濾層無紡布。1月29 日復工后,常州科技立即進入“臨戰”狀態,多個關鍵崗位員工現場調試工藝參數,生產設備一次性開車成功,成為常州鐘樓區第一家正式復產的企業。1 月 30 日起產線陸續投入運行,保證熔噴布日產 10 噸,每噸可制造口罩 100 萬個。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時,常州科技克服了人手不足的最大難題,4 個多月來,全體干部職工“兩班倒”,放棄了全部的休息日,2 條生產線“24 小時”不間斷生產,有效保障了供應需求。
2 月中旬,口罩設備市場還處于技術尚未成熟和設備供不應求的狀態,北自所當機立斷,決定結合常州基地口罩原材料生產的資源優勢,繼續投入口罩生產線,進一步擴大抗疫物資的規模化生產。長江院立即響應,在解封后第一時間復工,不到半個月時間內完成了 10 萬級無塵車間 1 期建設;同時,為盡快拿到口罩生產設備,也為了保證設備質量,幾位職工在疫情期間分別奔赴佛山、南京、無錫等現場,日夜緊盯設備生產,困了就輪流在車上小睡一會,餓了吃碗面,保證設備出場的第一時間將設備裝車;為了保證設備產品質量,技術部的幾位職工更是在羅溪現場緊盯三天三夜,在確保設備完全正常運行和生產平穩后才放心將設備拉往車間。技術部全體員工日以繼夜,連續加班 40 多天,采用投產一條、調試一條、采購一條的方式,解決了設備的諸多問題,保證了多條口罩生產線陸續投產。
5 月底,隨著疫情發展的國際性蔓延,為進一步滿足更高層次的醫療防疫物資需求,常州科技再次調整工藝,啟動防護服用“紡粘+熔噴”復合無紡布生產,針對國際標準,重新刻印軋輥花紋,經各方協調,多輪溝通,千方百計加快刻印花紋的時間,原來需要 30 多天工期壓縮到了 10 天。6月19 日,防護服用“紡粘+熔噴”復合無紡布已試制成功,每噸可制造防護服 6000 件。
踐行擔當,落實責任,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北自所在關鍵時刻以實際行動落實中央企業的社會責任,體現了央企的政治意識和擔當精神。截止至6月底,北自所常州基地已累計生產熔噴布近 1400 噸、SMS 無紡布(主要用于生產防護服)近 90 噸,累計生產口罩片 6000 余萬只。產品不但及時滿足其他中央企業的生產需求,更是優先保障了常州當地口罩生產廠家的原材料供應,為常州當地疫情防控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評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使命重于泰山。在全體干部職工共同努力下,北自所踐行社會責任,筑就央企擔當,實現了保供應、守安全、戰疫情三線告捷。北自所將繼續響應國資委號召,充分利用北自所智能制造綜合優勢,以擔當守初心,以實干擔使命,全力做好生產調度,全力確保產量穩定,全力提升產品質量,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版權所有: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京ICP備:0508042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0622號 技術支持:北京信諾誠